新聞中心

5月起這些安防相關國家標準正式實施

  • 發布時間: 2025-05-09

生物特征識別技術領域

圖片

國家標準GB/T 44261.4-2024《信息技術 生物特征識別技術在視頻監控系統中的應用 第4部分:真值與視頻標注程序》于2024年10月26日發布,于2025年5月1日實施。主要起草單位包括熵基科技、云從科技、瑞為技術、九聯科技、新大陸、狄耐克等42家企事業單位,用于指導規范在視頻監控系統中生物特征識別相關的真值與標注程序。同時該標準等同于ISO/IEC國際標準:ISO/IEC30137-4:2021。

該標準主要內容包括:提供一份對視頻監控系統中出現的人、人臉、以及其他身體部位和任意主體進行標注的規范。標注對象包括人臉、嘴巴、軀干、虹膜、指紋、掌紋等。

 

02

圖片

網絡安全領域

圖片

《網絡安全技術 網絡彈性評價準則》(GB/T 44862-2024)

本標準規定了網絡彈性評價準則,給出了網絡彈性評價指標體系和評價方法。

本標準從包含網絡資源的信息系統彈性功能和結構的視角出發,評價對象為一個組織或部門的系統,也包括系統所處的環境、系統運營所涉及的組織管理、人員及相關內容。標準評價原則主要以攻防為導向,評估系統對威脅的應對能力,保障關鍵業務穩定,實現主動防御;重視應急響應與恢復,將損失降到最低并迅速恢復業務;圍繞業務風險核心,助力組織風險管理,提高網絡安全投資效益;還統一了網絡彈性功能與架構,為系統設計和實現提供指引。該標準將推動我國網絡安全保障工作邁向新的高度,增強應對網絡威脅的能力。

《網絡安全技術 終端計算機通用安全技術規范》(GB/T 29240-2024)

本標準基于終端安全領域新技術和新場景要求,結合最新法規,從安全功能要求和安全保障要求等方面修訂了新的適用于終端安全產品的安全技術要求、測試評價方法和等級劃分,旨在更好地規范終端安全類產品市場。

本標準從終端計算機面臨的被盜和丟失、主機保護、隱私泄露、非法訪問、終端濫用、惡意軟件、網絡攻擊、漏洞利用等安全威脅,從硬件、固件、操作系統、應用軟件4個層面,設計了硬件接口安全、BIOS固件安全、個人信息保護、身份標識與鑒別、訪問控制、安全審計、運行時防護、安全性分析、備份和恢復、可信度量、無線安全、配置基線檢查等12項安全功能要求。基于GB/T 18336的最新版本,對安全保障要求進行調整。依據最新的安全功能要求和安全保障要求,同步修改測試評價方法。

《網絡安全技術 存儲介質數據恢復服務安全規范》(GB/T 31500-2024)

本標準確立了存儲介質數據恢復服務的安全原則、規定了安全管理要求和安全實施要求,描述了滿足安全管理要求和安全實施要求的評價方法。

本標準適用于指導存儲介質數據恢復服務機構針對非涉及國家秘密的數據恢復服務的實施和管理、存儲介質數據恢復服務機構的自評價和第三方監督評審,以及存儲服務使用單位采購數據恢復服務的評價。

作為中國首部數據恢復領域的國家標準,該標準較為全面地總結了服務條件、服務過程及服務管理中的各個要素,并提出了相關要求,可用于指導存儲介質數據恢復服務機構進行規范化服務和管理,該標準的實施有利于提高中國數據恢復的服務水平,促進國家的信息化發展。

 

03

圖片

《住宅項目規范》(GB 55038-2025)國家標準

圖片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今年3月31日發布國家標準《住宅項目規范》(GB 55038-2025),5月1日起施行。新規范以住宅項目整體為對象,以安全、舒適、綠色、智慧為目標,在規模、布局、功能、性能和關鍵技術措施等方面,對住宅項目的建設、使用和維護作出規定。

 

04

圖片

消防產品系列國家標準

圖片

防火卷簾相關標準:《防火卷簾 第1部分:通用技術條件》(GB 14102.1—2024)、《防火卷簾 第2部分:防火卷簾用卷門機》(GB 14102.2—2024)、《防火卷簾 第3部分:防火卷簾控制器》(GB 14102.3—2024)3項強制性國家標準,完善了防火卷簾產品使用安全和使用壽命相關要求,規定了重要公共建筑中使用產品的產煙毒性和氣密性要求。

《消防應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統》(GB 17945—2024)強制性國家標準,規定了消防應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統的產品結構、功能和性能,以及使用的蓄電池類型、性能和材料。

《點型感煙火災探測器》(GB 4715—2024)強制性國家標準,細化了點型感煙火災探測器產品分類,規定了產品可靠性和抗干擾性,限定了降低誤報率和漏報率。

《火災報警控制器》(GB 4717—2024)強制性國家標準,規定了火災報警控制器的操作方式、通信協議、總線性能、控制與數據分析功能,統一了時間基準,提升了火災報警響應速度。

以上6項標準的實施,將進一步提升我國消防產品技術水平和產品性能,促進消防產品設備更新,更好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